黑水城出土X24国公令印文考辨Textual Research on Guo Gong's Signet Document Unearthed in Khara-Khoto
张笑峰;
摘要(Abstract):
通过对黑水城出土X24国公令印文的考证,可知印文中都元帅定国公为完颜承晖,枢密副使温国公为仆散端。该文书的年代并非以往学者认为的西夏,而是金宣宗贞祐三年(1215)。正史中仆散端的温国公封爵失载,据此出土印文可补正史之缺。
关键词(KeyWords): 黑水城;都元帅;定国公;枢密副使;温国公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夏驿传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6CZS03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 张笑峰;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史金波,魏同贤,克恰诺夫.俄藏黑水城文献:第六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 [2]孙继民,等.俄藏黑水城汉文非佛教文献整理与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 [3]罗福颐.故宫博物院古玺印选[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 [4][元]脱脱,等.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 [5][元]脱脱,等.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 [6]陈高华,等.元典章[M].北京:中华书局、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193.
- [7][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 [8][宋]王应麟.玉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
- [9]王曾瑜.金朝军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
- (1)《金史·百官志》都元帅府条:“都元帅府掌征讨之事,兵罢则省。天会二年,伐宋始置,泰和八年,复改为枢密院。”(《金史》卷五五《百官志一》,第1238页。)实际上金大举伐宋是天会三年(1125)十月,“甲辰,诏诸将伐宋。以谙班勃极烈呆兼领都元帅,移赉勃极烈宗翰兼左副元帅,先锋经略使完颜希尹为元帅右监军,左金吾上将军耶律余睹为元帅右都监”。(《金史》卷三《太宗纪》,第53页。)故都元帅府设置于天会三年十月。(程妮娜:《金朝前期军政合一的统治机构都元帅府初探》,《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3期。)
- (2)唐爵九:“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二》,1821页。)宋爵一十二:“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宋史》卷一六九《职官志九》,4061页。)辽爵九:“王、郡王、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伯、开国县子、开国县男。”(李忠芝:《辽代封爵制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年第15页。)金爵八:“王、郡王、国公、郡公、郡侯、郡伯、县子、县男。”(《金史》卷五五《百官志一》,1222-1223页。)元爵八:“王、郡王、国公、郡公、郡侯、郡伯、县子、县男。”(《元史》卷九一《百官志七》,23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