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海娟;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政府采取服务外包方式提供农村公共服务,推动了乡村治理转型。本文采取“政府—第三方机构—农民”三层分析框架,探讨农村公共服务外包的行政逻辑以及乡村治理科层化转型过程。从推动政府职能转型角度,农村服务外包被认为可以推进乡村治理社会化并减轻政府负担,从而避免基层科层体系扩张。然而,在服务下乡过程中,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将第三方机构转变为准行政组织,推动了乡村治理科层化转型。地方政府并未将公共服务职能转移出去,而是借助公共服务外包再造了基层科层治理体系,从而加剧了基层政府规模膨胀和财政负担。深层次原因是地方政府在过程管理要求下倾向于将公共服务供给行政化,以及具有逐利目标的第三方机构缺乏推动社会治理的动力和能力。在服务下乡背景下,应依托村民自治形成服务自我供给方式,保持基层简约治理传统,以避免基层科层体系过度扩张。 2025年05期 No.253 5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珊珊;话语蕴藏力量,而在公共管理领域,行政话语何以实现治理功能?为深入探究以上问题,本研究聚焦于行政话语中的委婉语这一言语现象,通过词源学考证与语用分析,剖析行政话语中委婉语的内在特征与生成机理,以此论证委婉语在人性化、高效化、规范化方面所蕴含的治理功能。研究发现,委婉语通过修辞策略与治理目标的深度融合,实现了话语治理功能的创造性转化与拓展。然而,行政话语中的委婉语亦可能陷入失效困境,因而亟须从话语价值观念、话语制度体系、公众参与途径三个层面展开审视。在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研究丰富了本土行政话语体系的理论内涵,亦为提升治理效能和建设民主社会提供了实践启示。 2025年05期 No.253 6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乃梁;唐曼绮;运动式监管是数字金融快速发展和风险泛化背景下由监管部门频繁启动的制度工具,具有“从重、从严、从快”的特征。在强大的资源整合与科层动员能力作用下,运动式监管通过高位推动、部门联动的组织机制与行政、社会动员机制取得“短、平、快”的治理效果。然而,运动式监管存在着奇袭治理损害市场预期、政策执行乏力诱发失灵、依赖威慑效应致使监管与市场不相容等负外部性影响。因应金融创新风险的监管模式转型,应将运动式监管定位于促进数字金融新业态渡过转型发展阶段、建立长效监管制度的重要辅助工具,以边界重构和法治嵌入为核心调适运动式监管的规制效能;增加常态化制度的有效性供给,助推运动式监管与常态化监管的双轨协同;构建多元主体互动的开放式治理格局,形成具备弹性扩展能力的数字金融信息治理生态系统;以数智化赋能金融监管提质增效,推动金融监管从“离散型干预”走向“连续性治理”。 2025年05期 No.253 8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